01

2022

-

09

轧辊轴承的相关内容分享


  轧辊轴承的维护

  轧辊轴承需定期从轧机中取出进行检查和维护,以提高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维护的频率应根据轧机的操作进行调整,主要基于经验。通常的维护频率是每三个月满负荷运转一次,大部分轧机每六个月一次,轻型轧机每年12月一次。首 次运行1000小时后,应拆卸并检查滚柱轴承。运行期间,有必要清洁轴承并检查油封。如有必要,应完全更换油封。如果没有发现异常,二次检查的间隔可以延长。

  轧辊轴承维护的一般步骤为:1.跟踪并记录轧机中轴承的位置。建议使用滚子轴承维修服务专用记录卡,还要注意从轴承座上拆卸轴承或检查轴承时,需要特殊的提升方法和工具。2.清洁轴承。在清洁轴承的过程中,应清除所有会导致轴承严重磨损的剥落物、水、残留润滑剂和任何其他污垢。3.检查轴承,包括目视检查和小修。要注意检查和修理轴承座,并根据需要将轴承装回轴承座。4.润滑轴承。现有常见轧机具有轧制力大、轧制速度高的特点,要求润滑剂具有优良的粘温性能、氧化安定性、防锈性和耐磨性,因此,应尽量选取性能较佳的润滑油对轧辊轴承进行润滑维护。

  常见的轧辊失效形式和原因

  1、裂缝。裂纹主要是由于局部压力过大和轧辊快速冷却加热造成的。在轧机上,如果乳化液喷嘴堵塞,导致轧辊局部冷却条件差,就会产生裂纹。因为冬天温度低,比夏天更容易开裂。

  2、脱皮。如果裂纹继续发展,就会形成块状或片状剥落。脱皮轻的可以重新打磨再用,脱皮严重的就报废。

  3、划坑痕。坑痕主要是由于带钢的焊缝或其他杂物进入轧机,使轧辊表面留下不同形状的坑痕。通常,需要更换带槽辊。当带钢焊缝质量不好时,轧制作业通过焊缝时,应上提下压,防止擦伤。

  4、黏辊。黏辊又称粘棍的原因是在冷轧过程中出现断片、波浪折叠、断边,在高压和瞬时高温时容易形成钢带与轧辊的粘结,造成轧辊小面积损坏。通过磨削,消除表面裂纹后,滚筒仍可继续使用,但使用寿命明显降低,在以后的使用中容易发生脱皮事故。

  5、夹棍。主要是由于压下量过大造成的带钢重皮或轻微折叠和带钢跑偏造成的重皮。当辊被严重夹住时,辊会被粘住,带材会开裂。当夹送辊轻微时,带钢和辊上都有夹痕。

  6、断裂。轧辊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过压(即轧制压力过大)、轧辊内部缺陷和由轧辊温度不均匀引起的应力场。


轧辊